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以生为本,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教师成长,我校自9月6日至11月25日有序开展“为明新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历时81天,赛事内容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人人展示一节风采课,听课评课共计590余人次。
课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为明新课堂是一种能够涵盖“课题五问”、突出“精、准、活、实”的高效课堂;是落实“三三四”教学模式,同时兼具“组织、流程、工具、制度”四大保障的实操性强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次大赛包含初赛、决赛及“名优教师”展示课三个部分。
在初赛中,各参赛教师从自身学科专业的角度,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有的教态自然,语调亲切,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氛围和谐融洽;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三三四”教学模式落实到位,挥洒自如;有的创设情景,谆谆诱导,知识由浅入深,教学过程逻辑性强,教学思路严谨且清晰。
初赛后,各学科组优中选优,推送一节学科优质课参加决赛。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方式为决赛教师出谋划策,从课堂框架、过渡语言、主题意义、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通过组织赛前磨课,课后评课的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成长。
决赛中,各位教师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师素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得心应手,教学设计目标明确,主线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巧妙突破重难点,巩固训练扎实高效,强化“导、思、议、展、评、检”+“测”等环节的落实并贯彻执行堂清,小学部侧重突出任务清单,初中部落实导学案等为明新课堂的教学要求。
每次赛后杨秀珍校长及教科研张丽华副主任、教学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学科长都会对每节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及老师对课堂和教材的掌控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为青年教师们指点迷津,更为青年教师们拓展了教学思路。
我校各学部教师还组织观摩了语文特级教师鲁老师和省级优秀教师王老师两位名优教师的展示课。两位老师课堂环节衔接流畅,课堂引人入胜,以学生为本,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彰显个人教学风采,为青年教师树立了典范,通过辐射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见贤思齐,博采众长。历时近三个月的“为明新课堂”教学大赛圆满落下了帷幕。通过比赛锻炼,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实践得到磨砺创新。我们鼓励广大教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落实“为明新课堂”理念,积极参与学习,交流碰撞,形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良好氛围。
本次比赛不仅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更帮助青年教师在参与中快速成长,更好地提升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技能,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
预约参观请扫码